看海的日子 一年智班
蔡易珊
平實的文字裡,竟然濤起了我內心的情緒,隨著白梅的經歷,一下生氣、一下難過、一下開心、一下感嘆。當妓女的背後,往往有一段傷心的故事,在故事裡,能感受到白梅的無限無奈,因為家裡的貧困而被送到養母家去,而養母出賣了她去當妓女,但是在〈魯延〉那段裡,白梅最後原諒了養母,也寫出了白梅的好心腸。
妓女是一種特殊的職業,被當時的社會歧視與不齒,她們不能選擇客人,即使客人是個兔唇,即使他有著濃濃的魚腥味,她們也不被容許拒絕,只能在事後試著一次又一次的用力清洗把那些痕跡洗滌乾淨。白梅也是因為自己的職業,無法得之外面廣闊的世界,只能在充滿窒息感的車廂上,藉由窗戶,探究外面的世界。身為妓女的白梅,擁有著堅強,還有希望,她與鶯鶯這位好姊妹,就算只有一丁點希望,她們也盡情的寶貴著它。〈雨夜花〉這首歌原是寫著酒家女的心情,與娼妓的心情不謀而合,同是「離葉離枝」掉落「受難池」受人踐踏的遭遇,哀傷的旋律及詞,令人不禁感到悲傷。
白梅的轉捩點是遇到鶯鶯,那位曾經有著類似自己遭遇的好姊妹,看著鶯鶯嫁了好老公,也生了個孩子,擁有著幸福,與自己相比,顯出自己的空虛,令她湧起了一個新念頭──生一個孩子,因為只有自己孩子的目光,才不會對自己冷漠排斥,也只有那孩子,能讓自己有著希望的寄託,於是,她開始了自己的計畫。
回到家鄉,我看到了白梅的堅強與滿懷著希望的她,她鼓勵了爛了腿的哥哥
,幫村民想了讓番薯漲價的點子。她也在村子裡感受到了滿滿的關愛,好似她就是村子裡的福星般。而最後生小孩的過程,白梅的堅強,連醫生都感到動容,她不放棄任何一思的希望,最後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孩子。
作者在家鄉這一段,充分的寫出鄉村濃厚的情感,好似自己也回到了那個畫面,也表示出作者對鄉村充滿了熱情與仔細觀察,才能寫出這麼令人熟悉的感覺
。只因那鄉村,只因那厚厚的情感,才能令白梅忘卻在世俗的糟蹋、歧視,也因為鄉村,讓她對自己的生命重新燃起了希望。
看著白梅的故事,再想想自己,自己過著的生活比她幸福上好幾倍,但是我們只遇到一點挫折便垂頭喪氣,根本就比不上白梅的百分之一,如果換做是我們遇到白梅的處境,可能不是像白梅一樣,而是平白的就渾渾噩噩的渡過一生。我們也要透過這故事,警惕自己用堅強的信念,去面對將來可能經歷的任何挑戰,即使在怎麼的不順遂,也要懷著那渺小的希望,不要把自己想的那麼悲慘,也是有機會能克服所有事情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